励志电影

推荐一部励志电影《中国合伙人》

职场词典 zhichang.cidiancn.com

阅读: 507

  《中国合伙人》好似是一部励志电影。当最后实验室冠名的那个部分出来后,很多人说,整部电影好像突然之间改变了味道。好似整部片子就是为了宣传一个所谓的金钱主义。也就是你有钱了=你成功了。

 

  我一直是一个关于各种主义的天然呆。但是当我看到那个他被实验室开除,而他的昔日同窗被实验室录取的时候。他的激动,他的抓狂,以及他说,不就是一个解刨小白鼠的工作嘛这些话的时候。我好像能够理解他的那份心酸,同一部电影,不同人生经历的人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吧。我曾有他的自私,那种想要渴望获得成功,去证明自己的心理。我也能体会那种带着爱人去米国,发着美好的梦想,可是却要面对骨感现实的失落。或许,他的写照是许多个留学生的写照吧。

 

  我听过,许多人对于留学生的定义就是富二代。可是,也许你们并不知,在留学中最大的一个群体是那些工薪阶级的孩子。有的人,是拿着自己的钱出去读书。有的人,是为了放手一搏,希望在国外能够立足。可是国外一切全新,立足又谈何容易。那些在国内生活过得也许并不错的人,在国外开着汽车送外卖,在超市里打小时工。就为了赚那几个胖子,缓解生活压力。也许,他们也都和他一样,在某个傍晚,望着外面,思考着到底来这里是干什么的。每天的挫败,无时无刻的挑战,以及冷冰冰孤独。没有经历过的,也许很难感同身受。

 

  他回国了,带着那些被他朋友扣着的高帽子。海归,成功人士,以及种种名誉。站在讲台前,他却哑口无言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告诉这群孩子现实与理想的差别。他不知道该如何告诉这些人,国外的心酸,自己的痛苦,以及对生活的手足无措。什么时候起,从国外回来就一定要成功?就一定要脱胎换骨?就一定要洗心革面。短短几年,不过是人生中的短暂一笔,或许这些从海外回来的学子,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更加理解什么是生,什么是活,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理想的差距。

 

  他看到国内的朋友们成功了。这些土鳖一样的人,只会用麻袋装钱的人,现在开着豪华汽车,到哪里都带着巨额的现金。他不是一无是处的,也许他在海外没有成功,也许他并不符合某个社会体系的标准。但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没有一个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有的只是他们丧失了耐心,丧失了斗志,丧失了渴望发觉更美好自己的那份决心。他开始出谋划策,开始给予他的朋友如虎添翼的帮助。他获得了肯定,获得了他在海外也许一辈子都无法获得的尊重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当我们在一个领域丧失城池,心灰意冷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就在下一站,就在下一秒,所以我们是否更当应该流着泪也要坚持的走下去。

 

  他做到了,当他再次回到美国的时候。这个社会依然没有改变,他被忽视,他被看轻。这些种种,换做是我大概早已习惯,但他并不是,他是一个自尊心太强的人。他的自尊心源于曾经在美国的经历,那种被人瞧不起,放在社会最底层的经历。让他每时每刻都想倾尽所有的去证明,他并不是一个Loser,不,他从来不是,即使偶尔他自己都会这样觉得。

 

  当他走在大街上,看到新浪成功上市的时候。那一刻,好像有一道光照进了生命里。他突然在那一个时刻看到了人生的意义。是的,他曾经在美国落荒而逃,一无所有。失去了工作,被别人看轻,清贫如洗,失无所失。可是,他要证明,证明,他并不是一个Loser,他有成功的因子,他应当获得尊重。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他是幸福的。幸福在于,他明白,一个人的尊重不是靠你放低自尊的阿谀奉承,不是依靠你的软弱,你的放低底线。你要让别人尊重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出一番伟业,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们一生中总有许多人,拼了命的无理由的渴望你人生悲剧。我们一生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坷,许多人期望你被坎坷击倒,这样他们可以踩着你走上去。可是,我们活着,只要哪怕一秒钟,也要竭尽全力的去和困难战斗,去赢得这场关乎尊严的战斗。

 

  他回国了,那个一直对他说Yes的人,竟然说了No.他开始了不理解,想想那些年的友谊,想想那些冰冷的现实。好像突然一瞬间,那个曾经温暖的避风港,也变得寒冷,变得骨感。好像被活生生的扇了一巴掌,却不知道是谁打的,何时打得,唯一记得的只是那冰冷巴掌的疼痛。无依无靠,混混噩噩。他选择了离开。也许那一刻的艰难,那一刻的难过,只有他自己知道。当离渴望的东西只有一步之遥而放弃的时候,他自己也许才是内心最复杂的人。

 

  当他好朋友的公司被告侵权,当他好朋友拿起手机准备按下拨号键求助的时候。他回来了。也许,他是一定要回来的。因为,他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在这个他曾经一无所有的时候收留他的地方。他永远不会放弃去保护那个收留他的人。感恩,只存在于最艰难的时刻。什么时候最能看清楚这个世界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就是在你居无定所,一无所有的时候,有那么一个人,拉了你一把。他帮你不是基于金钱,利益,不是基于道德伦理,他帮你,只是因为,感情。你的人生从此不再是地狱,我想这对于一个曾经长期经历不幸得人,无异于新生吧。

 

  他们去了曾经他们打工的那个餐厅。幻灯片好像突然回到了那一年,他每天工作数个小时,当个杂工。不能收一分钱小费。有一个老人,把他叫过来,硬给他消费。老人对他说,她一辈子只能做一个服务员,而你,未来的人生路却很长。那个失魂落魄的他,也许并不相信他未来真的会做出一番事业。但是那一个时刻,在一个陌生的国家,他被一个陌生人的施于的美好,我相信,会让他一辈子难以忘怀。是那个老人家,提醒他,我们都还年轻,即使现在是在学校给人刷马桶,在餐厅当杂工,在中超里当收银,都只是人生中很短暂的光景。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对于未来的看法和执行力,不要放弃梦想,不要忘记渴望成功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当他就地重游的时候,那种百感交集。过去的忙碌,过去的辛酸,我想,感激大于悲伤。我们很难说,如若不是有过去那个千疮百孔,沦落底层的他。会有今日这个如此成功,如此努力,如此不顾一切的去为理想拼命的他。不要嘲笑困难,更不要轻视困境,你终会懂得,只有这两个老师,才是帮助你变得更加强大和无懈可击的重要导师。

 

  当他发现好朋友赞助了实验室。当他发现他的名字被印在实验室的Title上的时候。也许,那一刻他是感动的要死的。或许你会说,这个争议的镜头表达的无非是有钱了,可以左右很多事情。可是也许在他眼里,重要的是,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个在别人看起来非常土鳖,自私的愿望,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这个实验室,曾经葬送了他全部的梦想,关闭掉了他一直以为拥有的机会。而这一刻,也许我们才明白,即使梦想遭遇搁浅,即使机会遭遇打击。人生并不会结束,我们只是擦干眼泪,更换战场,重新战斗。那些过去的辛酸,那些当时无人会理解的辛酸,那些欲言又止的过往。都会在有一天被我们一笑而过。或许笑中带泪吧。因为我们都想给那年那个失魂落魄,连走路都毫无力气的失败自己一个狠狠的拥抱。告诉他,谢谢你,在今后的几十年的人生中,拼尽全部力气,战胜所有困难。只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Loser,你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和人生最大化的美好。

 

  好像突然回到了记忆中的那个四十七中住宿班。那个炎热的午后,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几百号人在教室里看着前面老师的奋笔疾书。那些勤奋的记忆着单词,语法,题型,准备参加GRE考试的我们。青春大概相似,在每一个时代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甘于平凡,奋发努力,然后败得一无所有。但是,他们就是不会放弃,不是因为他们有所坚强,就算他们已被生活打击的千疮百孔,他们也仍然无法放弃因为他们已经走到了那里,也许对于许多人来说,拥有太多的退路,但是对于他们,路,只有一条,就是继续向前走。许多年后,那些努力过,失败过,低潮过,最后成功了的人。好像一次又一次验证了青春一个不变的主体。我们活着,就要奋斗。我们活着,就要对得起这被眷恋的每一天。只要我们活着,就一定会拼了所有的向成功奔跑。也许今日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成功所带来的财富和地位。但对于每一个他而言,最宝贵的也许是这一路努力过的风景和过程。

 

  电影最后,出现了马云,柳传志,这些我们时常在财经杂志上听到或看到的人。或许你就是下一个马云,或许你就是下一个柳传志,或许你就是下一个俞敏洪。不,我们不会是下一个马云,柳传志,或者俞敏洪。但是我们一定是我们这个时代激流中的勇者,是我们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不甘于平凡的小人物。我们或许不会被人人皆知,但我们一定有所成就,有所价值。只因为,每个时代,都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勤奋,刻苦,并且对梦想深信不疑。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推动者,才是这个社会和时代的希望与动力。

 

  《中国合伙人》电影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三天票房收入已经过亿,很多人在微博发表观后感,大部分人觉得这是一部春春励志电影。这几天我的手机也收到不少认识的朋友和不认识的朋友发来的短信,祝贺新东方的创业故事被成功地搬上了银幕。

 

  其实这部电影的诞生和我基本上没有关系。很多人都在猜测新东方有没有投资这部电影,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一点儿投资都没有。电影以新东方的创业故事为主线,人物以我和徐小平、王强三个人在新东方的共同奋斗、兄弟情谊为蓝本,这是不假的,但电影中发生的事情和实际发生的事情差了很远,电影中人物个性的展示也和现实中我们的个性有很大的不同。

 

  大概一年多前,小平约我见面聊天,见面后很兴奋地告诉我韩三平希望把新东方的故事拍成电影。实际上是小平写了一个剧本,把剧本给了韩三平,韩三平看完后表示了对于剧本的强烈兴趣。小平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毕业后到北大文化部担任团委文化部长,在北大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人物,思想新颖、思路敏捷,对于音乐、话剧、影视等表演艺术有着天生的强烈兴趣。当时北大有一个学生艺术团,我的同班同学王强是艺术团团长,他们俩人一起把艺术团折腾得热火朝天,演出地点远达青海。当时的我,在北大没有任何显山露水的能力,是一个被男同学和女同学都不待见的人物。所以,按照小平的说法,我就是台下的一个普通观众。

 

  小平和我讲完之后,我当时就提出了反对意见。我的反对意见不是剧本好不好、是不是把我们的形象显示得高大完美,而是我根本就不想把新东方搬上银幕(小平写的剧本以及后来陈可辛接手之后改写的剧本,我到今天也一行字都没有读。所以,今天成型的电影是依据哪个剧本拍摄的,我不知道)。我反对把新东方搬上银幕的理由是:尽管新东方已经经历了创业的风风雨雨,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中,我们唯有尽力把新东方做得更好,而不是拍电影去宣传自己的功成名就。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不希望自己的形象(哪怕是经过艺术改造的形象)被搬上银幕。如果这个形象被塑造得完美,对于现实中的我是一种伤害,因为现实中的我和被塑造过的形象一定不会吻合;如果形象被塑造得不好,对于我还是一种伤害,因为总会有人认为那就是真正的我。而且自从新东方在美国上市成名之后,我已经深深地感到自己被名声所累,心里只有退步之思,万无求进之理(当然心灵上的进步是我每天都孜孜以求的)。我和小平讲完这些理由后,小平当时基本同意我的观点,说他会和韩三平传递我的观点。

 

  过了几个月后,小平告诉我电影剧本已经转到了陈可辛手里,并且对电影剧本进行了改编,决定开机拍摄。我问小平有没有可能让对方不拍这部电影,小平说已经不在他掌控的范围之内。小平说新的电影剧本除了留下他当初起的角色名字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之外,故事情节已经基本被改掉了。我想,既然和新东方没有关系了,也就不用管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大半年。今年年初,大概2月份的时候,小平打来电话,说陈可辛已经拍完了电影,初剪片已经出来了,他看过之后还是挺受感动的,尽管不能说完全是新东方和我们的故事,但是电影确实值得一看。我想不管怎样,从客观的角度把自己置之度外来评价一下电影本身还是可以的,所以就答应小平一起去看片子。那天晚上,我、小平和王强一起吃了晚饭,我还叫上了另外两个朋友——赛富基金的阎焱和易车网的李斌,都是我们北大的师兄师弟。大家吃完饭后一起去看了初剪片。电影是在一家咖啡厅用投影仪放的,屏幕小、声音差、光线暗,没有真正看电影的感觉。电影刚开始十分钟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会不自觉地把电影的情节和现实中的新东方进行对照,把电影中的人物和我们现实中的三个人进行对照。我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这部电影,甚至都没法判断电影中展示的人物个性是否有吸引力。电影中成东青的这个角色应该是以我为原型的,因为三年才考上大学、在大学得肺结核、在大学图书馆追女孩子(尽管实际上发生在大学毕业之后)、因为到外面教课被学校处分、申请出国留学美国被拒签、在破工厂办补习班、三个哥们儿一起创业、和美国人打官司、最后把公司弄到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所有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新东方的真实故事,但成东青在电影中展示的个性,包括孟晓骏、王阳展示的以徐小平和王强为原型的个性,则和现实中的我们大大不同。现实中我的个性没那么窝囊,也不是一个“把演讲当作自己性生活”的人。不管怎样,电影中的故事还是离自己太近,所以就真的没法判断这部电影的好坏。看完之后我对小平说,我对电影不发表我的观点,因为我的观点一定不会客观。审美需要距离,我总是不自觉地在对照自己和成东青,所以就没有了审美距离。几天后小平告诉我,陈可辛、黄晓明希望和我见面聊一聊,我说就不聊了,因为我确实不希望自己的观点影响他们的判断。其实,我当时的判断是认为这部电影不会有吸引力,没有料到现在这么多人去看,并且说好,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了。

 

  这个时候,因为剧组已经启动了对于《中国合伙人》的宣传,预告片也放上了各视频网站,社会上已经有人在议论新东方和这部电影的关系,包括新东方有没有投资等等。为了澄清这层关系,我发表了一条微博:“最近不少朋友问我陈可辛执导的电影《中国合伙人》是不是以新东方为原型拍摄?新东方有没有参与投资?我到今天也没见过陈可辛或任何演员,所以我不知道这部电影和新东方有什么关系,当然更没有参与投资。徐小平和我提过这部电影,但我坚决反对把新东方搬上银幕,所以现在和未来这部电影和我都没有关系。”陈可辛在媒体上也做出了回应,也不希望大家把这部电影和新东方扯得太近,把成东青看成俞敏洪。电影是一种艺术创作,和现实中的任何人都不一定有关系,也不一定没有关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我想,这样双方一表态,至少新东方和电影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当然,现在看来要想真正保持距离还是挺难的,因为太多的人现在自然认为那就是新东方和我们这帮哥们儿的故事。

 

  电影定在5月18日正式上映。5月8日,小平给我写信,让我去参加5月13日在清华大学会堂举行的电影首映礼。两天后,陈可辛亲自给我发来短信,邀请我参加首映礼。我想不管怎样,这是因为新东方而触发的一部电影,客观地说也反映了一个时代和这个时代中人的梦想、奋斗、心酸和成功,所以就答应陈可辛去参加首映礼。5月13日晚上到了清华会堂,第一次见到了陈可辛导演。陈导比我想象的要矮一点儿,但朴实谦和,有谦谦君子风度,一起聊天也比较畅快。后来又见到了黄晓明、邓超和佟大为,并和黄晓明一起合了影。电影开演之前大家一起要走红地毯,我最后还是没走,因为本质上我还是不希望这部电影和我联系得太密切,陈导最后也表示理解。我坐到剧场里等待电影开始,发现冯仑和牛文文就坐在我边上。第二次看这部电影,我依然没有摆脱主观对照立场。电影的场景和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相比,做了一些调整,音乐配上后感觉好了很多。电影结束后,全场站起来鼓掌,也许这反映了观众的心声,觉得电影不错吧。主持人把演员叫上台后,又把我、徐小平和王强叫了上去,让我们谈谈看电影的体会。我就说,这是一部电影,人物大家最好不要对号入座;其次,尽管电影的情节很精彩,但现实中的故事更加精彩,朋友之间的纷争更加残酷,但友情也更加浓厚。后来我通过媒体才知道,那天晚上有很多明星名媛都参加了首映礼,可惜我基本都不认识。

 

  5月17日晚上,也就是电影公演前的晚上,我邀请小平、王强到家里吃饭。吃饭和电影没有关系,这是我们的常规活动。我们这几个人,要是有一段时间没见,就会互相想念,渴望在一起聊聊天、喝喝酒。和电影中的故事一样,我们几个人把新东方带上了纽交所上市公司的道路,友情和财富都有了完美的结局。上市后一切都要按照上市公司的规矩运作,我们这帮闲云野鹤般的人物,都不是太习惯公司正规化运作带来的束缚。小平和王强逐步退出了新东方管理层,作为股东身份,他们到今天一直保持着。我作为新东方的主要代表,没有办法和他们一样功成身退,只能被锁在新东方做一个职业经理人。这和我的个性十分不符,所以曾经向媒体真情表达过,把新东方带上市一直让我很后悔。当然,我知道实际上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的,新东方当时也只有上市才能解脱面临的诸多困境。尽管上市后又有了不同的困境和麻烦,但新东方毕竟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了。

 

  很多人都在猜,我们三人之间现在是什么关系?呵呵,我们依然是合伙人关系。小平成立的真格基金,为归国留学生提供创业基金支持,我们都是基金的持有者。新东方十几年前就提出了一句口号:“出国留学的桥梁,归国创业的彩虹。”前半句话是新东方的现实,后半句话我们正在通过基金努力实现。我们也还是新东方的合伙人,因为我们都是新东方的股东,继续在为新东方的发展做出各自的努力。同时,我们更是友情的合伙人,从进北大互相认识三十多年,从同学到同事到合伙创业,我们此生注定了会在一起创造很多故事,并且这些故事必将以更加精彩的方式延续到未来。

 

分享给亲友.

下一篇:励志电影:《奔腾年代》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十部国外经典励志电影推荐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