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封闭式管理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职场词典 zhichang.cidiancn.com

阅读: 222

  随着国内封闭式管理的出现,国内一些学者对封闭式管理进行了研究,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封闭式管理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近年来,我国很多中学出于管理方便和学生安全的考虑,采用了封闭式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该种管理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弊端,从而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些学者从理论的视角对封闭式管理的利弊进行了探讨,有些学者从制度的视角对封闭式管理在制度上的不足进行了探讨,还有些学者从理论上对封闭式管理模式提出了质疑,只有很少一部分学者对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因此,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对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访谈和调查的基础上,探究了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在进行访谈和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为封闭式管理条件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封闭式管理有利于控制社会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封闭式管理有利于中学生意志力的提高,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具有消极影响,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封闭式管理中学生焦虑现象严重,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封闭式管理不利于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为了缓解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本文提出了如下几条建议:从素质教育出发,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建立开放的教育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促进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其中建立开放的教育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空间方面,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创造机会;时间方面,建立弹性化的时间管理制度;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网络系统。在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里主要包括: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系统;建立多元化的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体系。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中主要包括:促进互助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推广;促进理性情绪干预模式的推广。

  关键词:封闭式管理,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从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内容出发,选择了X省Y市的A学校、B学校、C学校和D学校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中抽取了A学校和B学校,在没有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中抽取了C学校和D学校。A学校抽取185人、B学校抽取210人、C学校抽取190人、D学校抽取215人。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6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1%.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这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问卷调查之前,通过期刊、书籍和网络收集了有关学校封闭式管理的相关文献,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在对封闭式管理有关理论进行了解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

  (2)访谈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设计了针对不同调查对象的访谈提纲。对实行封闭式管理学校的相关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封闭式管理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学校的领导、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对于封闭式管理的态度。

  (3)问卷调查法。

  首先,在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之后,对封闭式管理有了清楚的了解,并对相关人员的意见进行了整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关的问卷。其次,通过试调查的方式对问卷的质量进行了检测。最后,在抽样对象中发放了问卷,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二)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封闭式管理的出现,国内一些学者对封闭式管理进行了研究。大部分学者从封闭式管理的利和弊两个方面对封闭式管理进行论述,只有很少一部分学者对封闭式管理持否定态度,很少一部分学者对封闭式管理持肯定态度。系统梳理所有的文献资料,目前还没有学者专门研究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只有两位学者对封闭式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王萍在《中等职业学校封闭式管理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学校封闭式管理中的问题及成因,探讨了中职学校封闭式管理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评判,提出了优化封闭式管理模式的一些对策。

  鲁彬在《封闭式管理对中职学生成长影响的研究》一文中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着重从导致中职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对学生的"自由发展"不利、对中职生心理品质发展不利、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矛盾、禁锢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分析了封闭式管理对中职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它们承担为我国高校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任,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但是封闭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有些中学校不断扩张和发展,一些学校中学生的数量也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这使学校管理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加大。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封闭式管理被许多学校采用。

  在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中,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以安全为重点,忽视封闭式管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90后,而且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较大,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心理脆弱,我行我素。同时,大多数学生远离父母,在学习、生活中都失去了父母的保护,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不知所措,面对各种诱惑,缺乏抵抗力。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其安全,许多学校都采取了封闭式管理的方式,以便更好的控制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的安全。但是封闭式管理在对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进行保护的同时是否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响?以往的研究很少,因此从实践的角度看,研究"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方面,通过调查可以从实践上为中学生在管理方面的改进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有利于解决现有制度的弊端。另一方面可以使学校管理者认识到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从而改进管理的方式,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时,从理论上可以使中学校管理者认识到该模式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中学校在管理方面进行改革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推进中学校改革的不断突进。

  因此,本文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对X省Y市的中学习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弥补以往研究的缺陷,为中学校的管理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第一章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学校在重视学生能力发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学校增加管理的弹性,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空间,这就要求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但是封闭式管理限制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不可否认的是封闭式教育对中学生的成长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与开放式管理相比,封闭式管理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封闭式管理的目的是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保护。封闭式管理并不是要阻止学生与外界联系,而是要通过一种统一的规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制约、对社会不良因素进行控制,从而促使学生的独立意识得以增强。

  (一)封闭式管理有利于控制社会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出现了各种不良思想和价值观,例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等,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对学生的成长也产生了影响。同时,校园附近大都网吧林立,排档、饭馆密集,歌厅、投影厅(录像厅)、舞厅等娱乐场所一家挨着一家,再有社会很多无业青年、下岗人员喜欢滋扰生事。

  有的学生试图通过社会的力量来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与社会不法分子一起扰乱学校秩序,对正常的学校生活产生了影响。因此,将学校封闭,可以将学但是学校的德育工作相对独立,社会不良思想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影响不大,如果学校再进一步实施封闭式管理,就可以进一步消除社会不良思想对于教育的影响,这对于辨别社会各种不良思想能力欠缺的中学生的成长发挥着有力的作用。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封闭式管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封闭式管理可以控制社会不良因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和谐与安宁的环境。我国很多学校之所以实行封闭式管理,是因为封闭式管理可以将社会的不良因素屏蔽在外,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例如,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没有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学生到附近网吧上网现象严重,不少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由于学校对于学生活动的空间的严格限制,学校周围的网吧较少,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较少。

  (二)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独立性。

  在我国的中学校中,独生子女占据多数,由于父母的宠爱,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家庭有加强的依赖性。其无论是来自城市还是来自农村,在日常生活中干的家务都比较少,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在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条件下,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在家的时间,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自主管理衣食住行,自主安排学习生活,自主处理人际关系,自主安排消费理财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

  因此实行封闭式管理可以为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创造条件。在对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在封闭式管理的条件下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有所增强。

  (三)封闭式管理有利于中学生意志力的提高。

  无论是在学校生活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需要坚强的意志作为支撑。但是大多数中学生,都受到父母的过度保护,缺乏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意志力薄弱,这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封闭式管理减少了学生与家长的接触,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遇到困难时只能自己独立解决,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四)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纪律观念。

  纪律建立在规则、规范的基础上,通过规则、规范来规范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纪律观念要求学生坚决维护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封闭式管理模仿军队的管理方式,重视规章制度的建立的实行,将规范管理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学校规范的认同,有利地消除了学生中存在的散慢作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例如,在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中,制定了严格的请假制度、早操和课间操管理制度、严格的作息制度等,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后,按要求进行严格执行,教师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监督。同时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还制定了军训规范、校纪校规、班规班纪等,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使学生的纪律观念得到了很大程度地增强。

  (五)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集体观念。

  在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条件下,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学校的教育主体的行为、活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品质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校园生活中,学校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辩论赛"通过激烈的讨论,加强了学生之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体精神。"优秀宿舍评比活动"在精彩的才艺比赛的过程中,在对宿舍卫生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宿舍成员共同活动,集体意识得以增强。"知识竞赛"需要小组成员进行密切地合作,需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在参赛的过程中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了培养。其次,通过学校的集体生活,学生学会了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与老师相处,如何维护集体的荣誉,增加了自身的集体观念。

  总之,长时间的集体生活,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理解他人,懂得了待人接物的礼仪,懂得来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了责任感。

  第二章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中国人绝少是为了爱孩子而爱孩子。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他们爱愈深,教愈严……他们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甚至泯灭其美好的天性,违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逼着他们……去超负荷地学习,去死记硬背大量的知识。"在理论上,封闭式管理违背了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对中学生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我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弹性。但是我国大部分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习,将学生的活动范围限制在校园内,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这的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数。但是却与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相符,不利于我国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缺乏弹性,过于严格,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学生这些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但是过于严格和过于刚性的管理制度,将学生的活动范围限制在校园之内,缺乏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在学校封闭的空间内又无法组织较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不能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其次,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不仅需要完善的学科基础知识作为基础,更需要不断了解社会,观察社会,不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创新。但是封闭式管理使学生与社会隔离,进行高强度的学科知识学习,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部分学生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在实践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封闭式管理的模式下,学生被限制在"封闭空间"和"封闭时间"内,学校管理者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封闭时间"和"封闭空间"会导致学生出现"封闭心理".

  刚开始学生可能从心理上不喜欢这种制度,但是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适应这种封闭的环境,而不愿接触社会。其中有少数同学的"不符合学校制度"的行为,也会受到惩罚。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很大一部分封闭式学校的学生对门卫有一种恐惧的心理,甚至有些大学在取消封闭式管理之后,学生依然不习惯走出校门,有些大学生甚至对自己上学的城市一无所知。因此,如果说,"封闭空间"和"封闭心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的话,"心理封闭"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对实行封闭式管理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笔者对A、B学校和C、D学校学生的心理症状情况进行了对比。

  A、B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C、D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差距,除了性心理障碍和依赖低于C、D学校以外,其他维度的指标都在C、D学校之上。同时,焦虑、抑郁、自卑、偏执和冲动所在的比例高于20%,严重了影响了A、B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可以看出,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学校管理方式的恰当与否对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会产生长远的影响。首先,中学生的价值观开始形成。中学生对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开始有自己的认识,价值观开始形成。

  这就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但是在封闭式管理下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缺乏社会经验,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其次,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向老师、同学和家长表现自己成熟、独立的一面,可以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道德意识不断发展。但是社会实践的不足,可以导致中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再次,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长。他们希望可以自己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希望家长过多的介入自己的生活和对自己进行管理;在感情上,他们希望可以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但是社会经验的不足,可能导致其过分的高估自己,从而影响其未来的成长。总之,封闭绝不是管理这一阶段学生的良方,他们的自我意识、是非观念、自由自治能力都在逐步地形成过程中,封闭式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对优良品质的形成是一种遏制。

  封闭式管理导致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社会实践经验较少,情感体验不丰富,从而不能客观全面的认识问题,认识不到社会的复杂性,不能恰当评估自己,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二)封闭式管理导致中学生焦虑现象严重。

  行为的无拘无束和思想的天马行空是少年儿童时期的特点,而封闭式管理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会让一些学生的心理产生扭曲。

  一方面,封闭式管理将学生限制在校园内,导致学生及时对各种社会信息进行了解,只能从教师的教学中和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到一部分信息,从而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社会,不能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产生焦虑心理。例如,在调查过程中,70%的初中生没有信息考上理想的高中,90%的高中生没有信心考上理想的大学。另一方面,中学生迫切的希望与外界进行交往,但是在封闭式管理的模式上下,中学生交往的范围被限制在本校学生和教师范围内,同时由于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不能与教师及时进行沟通和交往,这就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从而导致中学生焦虑现象严重。总之,封闭式管理从客观上限制了信息的传人,从主观上对学生交往的范围进行了限制,从而导致学生的不良情绪不能及时得到排解和发泄,从而导致中学生焦虑现象严重。

  (三)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封闭式管理强调的是整齐划一、严密规章,"死"管学生、管"死"学生的现状与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的以学生为本、重视潜能发挥与个性培养不相和谐。

  中学生个性的形成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仅通过学校的培养,中学生并不能形成完整的个性。学校只有和家庭、社会实现了良性的互动,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指出,只有建立丰富的社会关系,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实现中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在发挥学校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但是在封闭式管理的情况下,学校制度严格,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不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首先,封闭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压抑。学生的活动范围仅仅限于教室、餐厅、宿舍和操场等,甚至有些学校的基础设施落后,学校没有健身的场所,长期的封闭的、单调的生活,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抑,从而影响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其次,封闭式管理可能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反常行为。封闭的生活使学生感到乏味、沉闷,他们反对严厉的制度和封闭的管理,于是一些学生中间出现了逆反心理,甚至有限学生选择通过破坏教学设施来表达自己的抗议和不满,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再次,学生"话语权"的不平等。在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中,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制度的作用,学校领导和教师家长作风严重,学生不能与教师和学校领导实现平等的沟通,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自由。在长期的封闭管理过程,造成了学生个性的封闭,造成了学生自觉意识和反思意识的下降,不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中校园整洁、秩序井然,学校十分安静,这一学生活泼的个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封闭式管理,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反常行为,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四)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封闭式的管理方式使在"封闭空间"和"封闭时间"内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学习,这对导致中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被动,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的心理。封闭式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模糊、学校动机不强、学习方法不恰当等。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中,70.1%的学生出现了厌学的情绪,有63.2%的学生认为学校时间太长,学习效率不高。总之,这种封闭式的进行学科知识系统灌输的模式,缺乏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被当作客体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五)封闭式管理不利于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社会支持在维持学生心理健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对A、B学校和C、D学校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比较。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实行封闭式管理的A、B学校,学生的主要社会支持来自于教师和伙伴,家长对于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几乎没有收到除教师、伙伴和家长外的其他主体的影响。实行非封闭式管理的C、D学校学生的社会支持多元化,除了教师、伙伴和家长的社会支持外,还受到其他社会主体的支持。由此可见,封闭式管理不利于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人际网络具有交换信息、交流情感和调节行为的作用,人际关系在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但是在学校封闭式管理下,恰恰是从抽象意义上的人性出发,学生的社会性被现实的逻辑天然地合理地肢解,学生的存在远离真实的社会,使学生实然地陷入一种社会性缺失的封闭状态,学生的社会性被过重的、客观的学业负担、外在的主观愿望、天然的围墙及铁的纪律等规训或挤压,其有限的生存时空却被浸染上了外在的成人的"强权"意志与非理性干涉,学生的世界附属上了过多的"挣扎"与"无奈".

  从而导致在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人际关系简单,仅仅局限于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这就为学生的发展以及将来走向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与父母沟通的缺少,与社会接触较少。首先,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学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较短,同时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不愿和父母沟通。这就导致学生和家长之间沟通缺少。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一两个月回一次家,有些学生表示"家长不理解自己",有些学生则表示家长很少帮助自己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家长过分关心孩子的物质方面和生理健康方面,但是忽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对校外人际关系复杂性缺乏认识,学生建立学校以外的人际关系的机会较少。因此,封闭式管理将学生限制在学校的范围内,限制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不能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使学生的情感体现较单一,社会交往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高。

  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校封闭式管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远远超过了积极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品质、个性、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论是从素质教育的理论实践出发,还是从教育实践出发,都应该加以改变。

  第三章缓解封闭式管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消极影响的建议

  中学生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受到上学压力以及父母期望等影响,学生存在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封闭式管理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明显。

分享给亲友.

下一篇:环境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