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瞿秋白社会主义主要观念探讨

职场词典 zhichang.cidiancn.com

阅读: 134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瞿秋白社会主义主要观念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要: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以及理论家,同时还是中国革命文学的先驱者。在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向何处去”是这一时代探索的主题。

  瞿秋白肩负着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抱着“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崇高想想,亲赴苏俄实地考察、潜心研究,把十月革命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新社会介绍到中国,把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经验带到了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借鉴苏联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时至今日,研究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绪论部分:总体阐述了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时期和历史背景,强调了研究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简单介绍了一下目前国内外对瞿秋白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包括其理论的来源、形成的条件,发展的过程。理论来源主要有: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无政府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形成条件主要有:社会条件、家庭条件等。发展过程分为产生、发展、成熟。

  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部分:强调了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化国,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第四部分:对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剖析,充分挖掘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理论的支撑。

  关键词:瞿秋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越强,反抗就会越强,如何才能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取得真正的自由解放,成为众多仁人志士追求的崇高理想。为实现这个崇高理想,众多有识之士前赴后继、不畏艰辛、勇往直前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希望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复兴之路。先是洋务运动失败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梦破碎了;继而康梁的变法夭折了,变法图强的努力付诸东流;紧接着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的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革命的先河,曾一度让中华民族看到了希望。但辛亥革命时期对国内的形势认识不够全面,没有发动群众的力量,缺乏革命的源动力,未能从根本上撼动封建主义。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只有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拯救中国。在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瞿秋白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以及理论家。在当时黑暗落后的社会背景下,广大仁人志士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最终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但是在中国共产党刚一建立的时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与全面。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瞿秋白肩负起马克思主义开拓者的重任。他赴俄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认真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分析了国内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阶级状况,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内容丰富,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领导权、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等方面,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下,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从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中挖掘对我们有价值的部分,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1.2选题意义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以及理论家,同时还是中国革命文学的先驱者。瞿秋白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36年,这短短的36年,全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的一生留下了500余万字的文字资料,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瞿秋白的思想中存在超前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瞿秋白思想的诸多方面都有研究,这些研究多集中于政治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文学领域,创办党报党刊,翻译国外着作等方面进行研究,却忽略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在瞿秋白的研究领域中注入了新的内容。任何一个社会的进步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阶段,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中国当前基本国情,逐渐开拓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瞿秋的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1.3研究现状

  1.3.1国内学者对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瞿秋白的一生丰富多彩,立体多面,他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以及宣传家,同时还是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他的思想内容涉及新闻、翻译、文学、文艺、革命、经济等多个领域。我国学者对瞿秋白思想的研究起步较早,对他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经济思想和文艺思想等均有研究。其中与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始资料。主要包括瞿秋白自己的一些表达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政论性文章、文学着作、以及译介的马克思主义着作等一手资料。瞿秋白的这些遗着主要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指导收集、整理,收入《瞿秋白文集》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于1985年。《瞿秋白文集》分为“政治理论编”八卷和“文学编”六卷,共十四卷。其中收录了瞿秋白在政治理论、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着作和译文五百余万字,囊括了瞿秋白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政治思想内容和理论观点。其中不乏有许多对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非常重要的着作:如赴俄期间描写自己在俄期间感受以及俄国社会真实政治、经济、社会情况的散文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他翻译过包括普希金、果戈里、高尔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柯夫等着名俄国作家作品和一系列经典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俄期间发表的介绍俄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内容的长篇系列通讯《共产主义之人间化》;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重要革命思想的《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阐述农民问题重要性的《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提出“武装斗争”思想的《社会运动的牺牲者》;还有许多发表在其创办、主编的革命刊物上,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文章;以及人生最后阶段总结自己人生的《多余的话》,这部分文字也成为诸多学者系统研究瞿秋白一生的重要依据。这些瞿秋白的原着是笔者写作过程中的主要参考内容,对本文的写作帮助颇多。

  (二)其他学者介绍瞿秋白思想的着作。文中参考的主要有龙德成着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以及王铁仙主编的《瞿秋白传》。《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中,作者根据瞿秋白的人生轨迹,从多个角度论述了瞿秋白方方面面的成就和贡献,是一部具有一定新意和独特视角的学术专着,该书在2005年瞿秋白同志就义70周年之际,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八章,分别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第四章,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家;第五章,无产阶级革命家;第六章,无产阶级文学家;第七章,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第八章,中国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可以说涵盖了瞿秋白的一生和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作者对瞿秋白做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精辟的见解。王铁仙主编的《瞿秋白传》,分为三十二个章节,依据时间顺序,介绍了瞿秋白的一生,系统的介绍了瞿秋白思想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还有其他学者关于瞿秋白的着作对本文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处就不一一赘述。

  (三)介绍瞿秋白有关社会主义思想的论文。学术界介绍瞿秋白思想的论文多而杂,其中大部分都是研究分析瞿秋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总结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过程当中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做出的贡献;对于中国新闻出版教育事业起到的推动作用,并认为瞿秋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奠基人。还有就是对瞿秋白诗文以及译作的研究论述以及瞿秋白与共产国际的关系等。论文主要参考的有:胡丰顺的《试论瞿秋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赵阳的《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秦为正,夏祥鹤的《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寿春的《瞿秋白对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性贡献》;张秋实的《瞿秋白与共产国际》;张亚楠的《瞿秋白农民观探析》;张亮亮的《瞿秋白的苏俄观》;张银波的《瞿秋白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之比较》等,这些论文对本文的构思、框架等都有很大帮助。

  1.3.2国外学者对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瞿秋白研究的内容并不多,专门研究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更是寥寥。国外学术界对瞿秋白的研究卓有成效的是日本,日本学者从30年代初就开始了对瞿秋白的研究,代表作有姬田光义的《瞿秋白研究》。此外一些前苏联和美国学者也对瞿秋白作了研究,代表作有前苏联的汉学家施奈德的《瞿秋白-革命家、作家、战士》等,这些着作大多侧重于对瞿秋白生平以及革命思想的介绍。

  1.3.3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文献解读法。任何论文的写作过程都离不开参考文献,为了对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做出客观全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参考《瞿秋白文集》文学编6卷和政治理论编8卷作为一手资料,同时参考各类论述瞿秋白观点的着作和论文,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分析整理。

  2、分析归纳法。本文通过分析瞿秋白的政治观点,从瞿秋白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瞿秋白的革命理论思想和瞿秋白的社会建设思想等方面对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综合的归纳论述。

  3、比较研究法。运用比较方法可以使研究更深入,本文通过瞿秋白与同时代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比较,得出了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等的影响。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法。本文将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分析,将当时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相结合,得出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对当时社会乃至当今社会的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以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为切入点进行综合研究。

  第2章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2.1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纵观瞿秋白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是充满光辉,对于中国革命事业可谓功勋卓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坚持真理、勇于探索,接触和接受了多种文化思想,加以研究整理,形成了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

  2.1.1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诞生之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众多的仁人志士在为探索一条中国的未来之路不懈奋斗。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儒家文化的大同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礼记。礼运》开篇说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儒家的大同思想描绘出一个敬老、爱幼,无处不平等,无人不温饱的理想社会。这个美好的社会与当时的社会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当时有理想的知识青年有非常大的影响。瞿秋白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士族家庭,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以及“天下大同”的社会思想,对他有深刻的影响。如他受传统平均平等思想影响,认识到“改革当今社会,必须从‘均’字着手”.面对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中国人民,面对风雨飘摇的中华民族,瞿秋白努力探索寻求一条引领中国走向光明的道路。

  儒家的大同社会思想只能算是一种空想的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有其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只是想像出来的心中的美好蓝图罢了,不可能真正的实现。但这种思想存在了几千年,也有它的意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儒家大同思想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国人民选择科学的社会主义的桥梁,为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扎根打下了坚持的基础。

  2.1.2无政府主义的影响

  无政府主义思想最早形成于18世纪的欧洲,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以自由、平等、互助为基础的价值理念,认为国家与政府不应该存在,而是要建立没有政治权威、强调绝对自由的社会。五四运动时期是我国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各种新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披着社会主义外衣的无政府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在其传播过程中,深刻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揭露了帝国主义罪行。宣传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

  由于清政府的统治极其反动、专制,以自由、平等、互助为核心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启蒙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瞿秋白作为当时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瞿秋白曾说:“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能够引起我强烈的兴味,但是这些最终还是正如俄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青年思想那样,模糊不明,如同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也是纷乱不清,就像久壅的水闸,突然放开肯定是旁流杂出,其间虽然有喷沫鸣溅,但却无法定出流的方向。而社会思想也大都是这样的。”

  无政府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潮中的重要思想流派,瞿秋白在最终接受科学社会主义之前,也受到了无政府主义的深刻影响。他在《多余的话》中曾称“我是一个近于托尔斯泰派的无政府主义者”.他抱着“为大家辟一条光明之路”的崇高理想,勇于探索,通过对涌入中国的各种“新”思潮进行比较、鉴别,逐步认清了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本质区别,确实了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理论思想。

  2.1.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把整个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就万事大吉了,中国的国情跟其他国家完全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结合了中国具体国情才能蕴育出符合中国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

  五四运动时期,是整个中国思想大解放的时期,各种新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大地,如无政府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工学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互助主义、儒家的大同思想等类似接近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被广泛传播。以瞿秋白为代表的进步青年,受到这些思想的极大的影响,实践证明这些思想都缺乏理论论据,缺乏科学性,并不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瞿秋白很快敏锐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上述那些理论的不同之处,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瞿秋白毅然赴俄,到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去,实地考察、学习。回国后翻译了大量的马列主义着作,让国人宣传马列主义思想,被普遍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洗礼,瞿秋白自己最终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逐步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

  2.2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到1935年月18日被国民党枪杀,年仅36岁。他从一位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最终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走上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这中间也历经了漫长且复杂的发展过程。

  2.2.1少年时期1919年:萌发时期

  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相传的仕宦家庭,其父瞿世玮饱读诗书,不但研习经史子集,还爱读老庄,信奉道教,学过剑术,懂得医道,善于绘画,精通旧世文人的各种能力,母亲金衡玉出身名门,“通晓诗书,爱好文艺,擅长诗词”[2],瞿秋白从小浸染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父亲文人习性的潜移默化和母亲贤淑、温良品性的影响。5岁时,入庄氏私塾读书,后又转入冠英两等小学堂,学校的课程除了国文课外,还有历史、地理、生理解剖等。到中学后,学校的负责人是比较进步的人士,经常向学生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激发学生的爱国忧民之心。瞿秋白年幼受到的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科学的带有新旧两重色彩的教育,对他后来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后来,瞿秋白的家庭随着社会“士的阶级”一起衰败下来,跌入底层。瞿秋白经历了典当度日、求告无门、母亲自杀、家人星散的悲剧。瞿秋白在回忆家道中落的时候曾提到:“后来因为母亲辞世,家庭消灭,不得不走向社会谋生计,于是发现了无数的‘'.与我的好友走散,来到无锡的一个穷乡僻壤,做了国民学校校长,在精神上被判了无期徒刑。因此在袁世凯做着皇帝梦的时候,政治思想是与我无关的。那时候思想复古,只是追求’避世‘.”他痛恨这个社会和扭曲的人性,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他形成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和远大的社会变革抱负。瞿秋白于1917年只身前往北京,投奔的是堂兄瞿纯白。因为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选择考进当时的北京俄文专修馆。他利用学习俄语的优势,大量阅读和翻译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当时俄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对瞿秋白的思想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饿乡纪程》中有一段自述“五四”运动发生之前的思想形态:“从我来到北京到’五四运动‘发生之前的三年时间里,是我人生中最为枯寂的一个阶段。友朋交际无从谈起,北京那种新官僚’民国‘生活让我饱受苦痛的刺激,于是产生了厌世观。而在我进行了三年哲学研究之后,这种厌世观更严重了。当然这种’厌世观‘也是与之前产生的’避世观‘不一样的。后来我的心灵开始有了新变化,由于要研究国故感受兴趣,进而对于今文学再生而产生整理国故之志向;因而涉足佛学想要解决人生问题,产生愿意为佛人间化的心思。这尽管是大言不惭的空愿,但是却能够证明我当时枯寂生活中产生了’二元的人生观‘.一方面是要在现实生活中经营我’世间‘责任,为谋求生计做准备;另一方面是想要做出’出世间‘的功德,以文化救中国。”这时候瞿秋白在思想上产生了“二元的人生观”,他的民主思想已经逐渐萌芽了,但还不够成熟。

  2.2.219191923年:形成时期

  之所以将“五四”运动作为瞿秋白思想发展过程中的节点,是因为“五四”运动对瞿秋白的人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瞿秋白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并成为运动的实际领导者之一,他作为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的成员,组织俄专等校学生向北京卖国政府请愿,并带领爱国学生上街游行、发表演讲。在“五四”运动中,他“从此发现真正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以及工会的组织”.此前避世的“二元”人生观,在革命运动中逐渐转变成出世的一元人生观。从杂糅的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实验主义等初步转向科学社会主义,为以后的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后,瞿秋白积极参与创办、主编多个革命刊物,并在这些刊物上发表政论性文章抨击旧社会,鼓吹改造社会等社会主义思想。1920年,俄国的十月革命震撼了中国,瞿秋白以《晨报》特派记者的身份前往俄国采访报道。当时俄国刚经历了“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俄国的穷困现状,以及实行“新经济政策”带给人民的希望都深深触动着瞿秋白的内心,两年多的旅俄历程中,瞿秋白采访报道的革命导师列宁的光辉形象使国内民众第一次对列宁同志有了了解,他还曾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如实的向国内民众反映了情况,这两年的旅俄历程也使他产生了思想上的蜕变,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2.2.319231935年:发展时期

  瞿秋白在1923年因为受到陈独秀的影响而返回中国,迅即组织开展中国革命工作,很快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当时瞿秋白以《新青年》等革命报刊作为思想理论阵地,相继撰写数百篇政论性文章,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后,瞿秋白接受党中央委托赶赴上海大学,在上海大学中先任学务长,后任社会学系主任和行政委员会委员。他所任教的社会学系是学校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一个系,在校期间,他决意要把学校办好,为上海大学制定了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对教学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规划制定的院系设置和课程方案,吸引了不少来自各地的进步青年,在学生中有很高威望。当时的上海大学,尤其是瞿秋白任主任并授课的社会学系在国共合作时期,培养了大批干部,一时间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反帝爱国运动的重要堡垒。

  其后瞿秋白在我党的革命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参与了党的四大并选入中央核心领导层,领导了上海工人运动,并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瞿秋白正式成为中共主要负责人,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等革命错误,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武装割据”等重要革命思想,直接参与策划了三大起义,这期间瞿秋白还深入工人群众,关注农民问题,亲自到农村进行实地考察,为党和人民指出了正确的革命道路。随着中国共产党日益发展成熟,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也日趋成熟了。

  1930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以后,王明小宗派向共产国际发出的情报中,根本否认了共产国际的指导错误,将责任全推给李立三和中共中央,并否定了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决议。加之米夫的“十月来信”,把反共产国际的政治大帽扣到瞿秋白头上。12月12日,共产国际召开扩大会议,会上批判了瞿秋白的“错误”,认为他要为三中全会的“调和主义”、“未揭示在组织方面所采取的右倾主义立场”、“不忠于共产国际指示”等错误负责。米夫在1931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谋划解除瞿秋白的中央领导职务。但是瞿秋白凭着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对革命的忠诚,瞿秋白很快找到了方向,转换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由一个政治家从新走上文学道路,同时负责革命任务。瞿秋白和鲁迅组建并管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组织开展一系列的革命文化运动,针对当时反动腐朽没落的文化现象提出批评,倡导文艺大众化,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理论建设工作,这一时期他所写的文学作品就有150万字以上。

  1933年底,瞿秋白接到中央临时来电,受命去苏区工作,任中央执行委员和教育人民委员,他抱着对革命前途的乐观态度,全身心投入到红色苏区的教育工作中去,他为苏区的教育工作制订了各项法规条例,注重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并针对各种群众团体实施各类活动,把苏区老革命根据地教育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振兴了苏区的教育事业,提高了苏区人民的整体文化水平。直至红军主力军从苏区撤走开始长征后,瞿秋白仍然带领着“火星”、“红旗”、“战号”三个剧团奔走于苏区各地,继续为党的文化事业努力着,直至被捕后英勇就义。

  第3章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3.1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瞿秋白的一生留下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等多个方面的500多万字的着作和译作,这些文字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实际,为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与创办、主编革命报刊,并发表大量文章,宣传社会主义。专着:《不签字后之办法》1919年7月17日,瞿秋白在北京《晨报》上发表的《不签字后之办法》一文,是其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政论性文章。此文写于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未签合约之后,文中分"政府所应办者三"、"国民所应办者有六"、"学生所应办者有三"三部分,联系当时社会现状,就政府、国民、学生三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呼吁各国的留学生以及华侨华工:"亟宜组织通讯社……并可激发国外舆论,冀博取英法各国之同情,或可挽救于万一。"针对国内学生则倡导:"各地学生联合会宜多出书报,厉行研究外交与政治,为社会工作提供指导。"[6]13鼓励组织通讯社、创办报馆、多出书报,极为重视宣传工作。

分享给亲友.

下一篇:绩效管理在宿舍卫生的运用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基于C和串口通信的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