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研究

职场词典 zhichang.cidiancn.com

阅读: 130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发展从数量上到规模上都为世人所瞩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路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在这条快车道上驰骋了30多年。借助于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资源、企业家人才,并培育了广阔的海内外市场,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区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部门,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段光辉的历史为民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也让民营企业在走出国门,冲向世界的道路上充满了竞争与挑战。

  一方面,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遗症仍在发酵,全球经济尚未恢复元气,中国经济也被殃及;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本身也遭遇多重挑战,经济增长缓慢。同时,权贵资本主义等改革顽疾依然存在;再者,民营企业自身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借助廉价劳动力、制度成本骤然降低、人才素质有质的提高等后发优势,中国的民营经济获得高竞争力。随着原材料、劳工价格急剧攀升,中国民营企业原先的价格优势正在萎缩。同时,技术软肋仍然存在,跟在西方技术后面亦步亦趋的局面并未彻底改观。民营企业自身的品牌缺乏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另一方面,中国很多的民营企业都是通过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仍旧保持着最原始的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没有逐步形成和社会发展能力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方面,民营企业更多倾向于借助亲戚朋友等比较值得信任的"内部人员"来管理企业,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稳定性,特别是体现在财务部门的认识安排方面。中国的民营企业管理者对于资金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其他类型的企业,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人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正是这种排外的思想的使得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严重弱化。这种弱化的财务管理能力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还导致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受到了政府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加快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了政府和民营企业家的共识。

  如今,中国民营企业已经在这个社会竞争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慢慢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随着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整理管理能力将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在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21世纪,中国的民营企业将会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叹服的成绩。民营企业的发展从数量上到规模上都为世人所瞩目,这在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速技术创新、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截止2011年底,民营经济已占到GDP总量的76%,上交税收占到总量的72%,民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已超过全社会就业人口的75%,民营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50%以上,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也超过了40%.另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数字,到2012年12月底,全国中小企业数为4500万户,占全国企业数的95%以上。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国家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0%、68.3%和50.2%.研发的新产品超过全国八成,提供的就业人数达到了75%以上。综上,不难看出,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必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与此同时,在良好发展态势下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例如部分民营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还处于很低层次,一方面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资金管理和运作又呈现粗放混乱状态。

  融资困难、投资盲目、盈利低下等问题也在有些民营家族制企业中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企业上层次、上水平的关键问题。尽管各级政府对此高度警觉,不少头脑清醒的民营企业经营者已经感觉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找到根本性的解决办法。对民营企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必定是一个长远而且沉重的话题,但是却又是很有必要的一个研究方向,这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来而言将是一次伟大的变革。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民营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来激励民营企业更好地发展和壮大。但是,建立在私有资本基础之上的民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无法和大型企业进行竞争,主要原因是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不到位和资金的短缺。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中国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其中的企业管理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和资金问题。所以,解决好企业的管理问题是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途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低位,其对企业的影响绝对不可低估。

  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集中在日常运营、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四方面,财务管理实质上就是对资产进行管理,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同时还能很好地控制风险的产生。笔者从自身专业学习的角度出发,结合在企业工作的实际管理经历和经验,分析了如何提高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和方面。本文创作的意义在于从全方位和多角度阐释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弱化的原因,揭示了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是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的一个主要途径,对于指导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机理,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民营企业管理模式与财务管理效率之间的关系,向我们全面阐释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内在运行机制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然后结合当前民营企业的状况,以相关民营企业为例,进行实地访谈,初步评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现状并指出当前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和创新中遇到的问题的真正原因。

  最后从企业内部改革方面提出解决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办法-制度创新,以达到提升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使民营企业走以提高效率为主的、可持续增长的道路的目的。这对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大有益处。

  1.3.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

  (1)文献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2)访谈法: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3)对比法:也叫对比分析法或者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提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1.4文章的框架

  论文在创作过程中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深入分析,来全面而详细地探索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通过对上述根源性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破解之法,为我国当前日益发达的民营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使得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够不断做大做强,更好地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服务整个社会。图1.1是文章的框架。

  第2章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财务管理理论综述

  2.1.1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沿革

  财务管理理论从诞生至今,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是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时期,进入到20世纪50年代末,传统财务管理理论模式开始进入到现代财务管理理论模式,并迎来了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的春天。

  (1)传统财务管理实践综述

  从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财务管理理论一直处于传统发展模式下。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五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五个时期内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都有其创新和独特性。

  1)19世纪50年代前后

  随着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兴起,传统的家庭手工业被现代化的机器大工业所取代,企业重组和兼并之风盛行,依赖于少数投资者提供的独资和合伙等传统企业组织形式,困难于满足企业扩充经营规模对资金的需要,而逐渐被面向广大投资者的股份有限公司所取代。另外在这一时期,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各着名证券交易机构纷纷建立,又为公司股票发行和交易提供了可能。此时的财务管理,其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各种融资工具、融资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的运作来展开的。

  2)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处于发展前列的西方国家不断向外输出资本,扩张产业规模,大量新型行业和产业部门不断涌现出来,技术的不断革新也促进了财务管理的发展速度。为了更快地追逐利润,各企业普遍面临着如何为扩大生产规模而筹措资金的问题。然而,另一方面,当时的资本市场尚处于萌芽状态,信息披露缺乏健全的立法,致使会计报表造假严重,加上内幕交易和投机,造成股价波动剧烈,从而使得投资者望而生畏,投资和筹资的矛盾由此产生。在这一阶段,对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外部资金筹措方法以及证券发行等问题上,目的是为了减少筹资成本,中心还没有转移到企业内部的管理方面。

  3)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大危机的产生,使得无数企业相继破产倒闭。生存成为企业投资者和债券人的头等大事。由此使财务研究的重点由扩张性外部融资转向防御性的企业生存,企业偿债能力的保持,企业破产,清算和重组等财务问题成为当时的研究重点。企业的失败加上投资者的欠债行为,引起了各种政府对立法的重视,同时加强国家队某些企业(行业)的控制和干预。

  4)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

  40年代和50年代的初期,财务管理仍以20、30年代偏重于外部投资者和债券人的角度出发分析和处理财务问题的理财观念,并居统治地位,企业内部的管理并未受到重视。此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从经济危机中慢慢复苏过来,尽管这段时间内整个世界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资本要追逐利润的本性却丝毫没有改变。战后的重建工作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企业生产规模和融资规模得到日益扩大,这也使得企业更多地将财务管理的中心放在筹融资的管理、企业债务风险防范方面。

  5)20世纪50年代中期

  到了50年代中期,资本预算以及货币时间价值不仅引起了财务人员的广泛关注,而且日趋成熟,这些问题的研究为以后的财务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段时间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使得财务管理人员不得不重视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如何有效地合理配置各项资本并发挥其时间价值,成了那个时代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此时,财务管理的职能已经由最初的会计核算功能逐渐转变为企业管理功能。

  (2)现代财务管理实践综述

  1)公司总价值理论(50年代末期)

  经历了传统的财务管理发展阶段,企业管理人员意识到实现公司的总价值最大化是所有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在实现公司总价值最大化的过程汇中,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评估自己的盈利能力、根据自有资金的数量来确定合适的资本结构、制定合适的股利政策来平衡股东的利益和公司对资金的需求,这些因素都是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作为公司资金的提供者,通常都非常关心企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公司总价值理论的出现为这个投资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投资工具,让他们可以挑选出自己满意的公司进行投资。在财务管理理论的这个发展阶段,多种形式的财务股价模型被创造出来,并迅速用于被投资公司的企业价值评估中。

  2)MM理论(1958年)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和米勒(ModiglianiandMiller)在《美国经济回顾》(AmericanEconomicReview)上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以及投资理论》("TheCostofCapital,CorporateFinance,andtheTheoryofInvestment")。两位经济学家在书中阐述到:在具备完美资本市场的经济中,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它的资本结构无关。他们首次提出了财务管理在确定公司的市场价值时并不总是有效的,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资本市场不完美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评估作用。

  3)投资组合理论和CAPM(20世纪60年代)

  1952年3月,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考威茨发表了《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成为现代证券组合管理理论的开端。马克威茨对风险和收益进行了量化,建立的是均值方差模型,提出了确定最佳资产组合的基本模型。由于这一方法要求计算所有资产的协方差矩阵,严重制约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1963年,威廉·夏普提出了可以对协方差矩阵加以简化估计的单因素模型,极大地推动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实际应用。20世纪60年代,夏普、林特和莫森分别于1964、1965和1966年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该模型不仅提供了评价收益--风险相互转换特征的可运作框架,也为投资组合分析、基金绩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下面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公式:Ke=Rf+β(Rm-Rf)其中:Rf--无风险报酬率;β--股票的β系数;Rm--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通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公式,企业可以确定最佳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而确定在该成本模式下的企业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价值才能实现最大化。

  4)APT和B-S模型(20世纪70年代)

  1976年,针对CAPM模型所存在的不可检验性的缺陷,罗斯在1976年提出了一种替代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即APT模型(套利定价模型,ArbitragePricingTheory)。APT模型表明,资本资产的收益率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诸如GDP的增长、通货膨胀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不仅仅只受证券组合内部风险因素的影响。

  APT模型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替代理论。它虽然被称作套利定价模型,但实际与套利交易无关,是适用于所有资产的估值模型,其理论基础是一项资产的价格是由不同因素驱动,将这些因素乘上该因素对资产价格影响的贝塔系数,加总后,再加上无风险收益率,就可以得出该项资产的价值。虽然APT理论上很完美,但是由于它没有给出都是哪些因素驱动资产价格,这些因素可能数量众多,只能凭投资者经验自行判断选择,此外每项因素都要计算相应的贝塔值,而CAPM模型只需计算一个贝塔值,所以在对资产价格估值的实际应用时,CAPM比APT使用地更广泛。该模型直接导致了多指数投资组合分析方法在投资实践上的广泛应用。

  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OptionPricingModel),又称为B-S模型。B-S是两位经济学家BLACK、SCHOLES名字的缩写,为了纪念他们发现该模型而用他们的名字命名。B-S模型为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商品在内的新兴衍生金融市场的各种以市价价格变动定价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奠定了基础。

  在二叉树的期权定价模型中,如果标的证券期末价格的可能性无限增多时,其价格的树状结构将无限延伸,从每个结点变化到下一个结点(上涨或下跌)的时间将不断缩短,如果价格随着时间周期的缩短,其调整的幅度也逐渐缩小的话,在极限的情况下,二叉树模型对欧式权证的定价就演变为关于权证定价理论的经典模型--B-S模型。

  5)行为金融学(20世纪80年代至今)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都放在对某一项具体的研究对象上面,没有考虑到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心态问题。随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注解引入到行为金融学领域。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随着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手段的重视,更多的人员对财务管理环境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研究人员将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与实施财务管理的时空差异结合起来,针对特定条件下的财务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财务管理环境的分类见图2.1.

  通过对以上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和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财务管理理论着重于企业的形成、资本的筹措、企业的扩展、重组、清算等企业经济周期的某些特定事项上以及对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各财务事项的法律程序、制度规定的描述性介绍等。而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具有以下特征:充分重视风险-报酬的权衡选择;研究方法已从规范性研究向实证研究转移。

  2.1.2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

  财务管理作为财务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历了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漫长发展历程之后,逐步由最初的监督记账只能变成了如今的管理职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首先要清楚一些重要的概念,只有明确了各个概念所指代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利用财务管理理论和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1)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分享给亲友.

下一篇:EMBA硕士论文格式要求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铁路工务段线路设备的技术管理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