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浅谈商品价格下跌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

职场词典 zhichang.cidiancn.com

阅读: 204

  基金经理史丹利.泽肯密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在出席罗宾汉投资者会议上采访掌管130亿美元资产的华尔街传奇交易员保罗.图多.钟斯(Paul Tudor Jones),钟斯认为大宗商品30年周期的大牛市已经在2011年见顶,商品价格已经进入熊市,下跌趋势至少将延续到2020年。所谓30年周期,以金银价格为例,上一个高位出现在1980年,本轮价格高位出现在2011年,相隔31年,大致上便是30年周期。

  更准确的反映商品价格走势的是CRB指数,CRB指数(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 Index)是原美国商品调查局所发布的多种商品价格的指数。美国商品调查局其实是一家美国私人公司,由美国人积勒(Jil-er)兄弟创办,1957年正式发布CRB指数。最初CRB指数由28种商品价格组成。1961-1983年CRB指数共进行了6次修改;1987-1995年又再作3次修改;2005年进行第10次修改。目前CRB指数包含19种商品的价格,其中原油权重占23%,天然气占6%,取暖油占5%,三者占CRB指数权重高达34%,即三分之一强!

  分析CRB指数自1900年以来的走势(1957年以前数据为模拟数据),第一个高位出现在1920年初,第二个高位出现在1951年,第三个高位出现在1980年,第四个高位出现在2011年,顶部周期的长度平均30年。若此,则下一个顶部可能出现在2040年前后。根据此前3个周期的分析,见顶后的熊市持续13-20年。因此钟斯认为商品价格“下跌趋势至少将延续到2020年”算是保守的看法。1920 年 CRB 指数见顶后下跌,美股迎来了1921-1929年大牛市,这便是着名的Roaring Twenties(咆哮的 1920 年代);1951 年 CRB 指数见顶,美股1950-1966年正是大牛市中升势最强劲的一段第三浪;1980年CRB指数见顶,1980年美股结束第二浪调整展开第三浪上升,直至2000年;2011年CRB指数见顶,美股又再一次结束2009年3月以来的大牛市中的第二浪调整,展开第三浪上升。这一次能升至什么水平?以1921-1929年的8年大牛市计算,见顶的日期是2019年前后。

  从第一幅图上可见,CRB前两次周期见顶后,调整的幅度大致上是回到第四浪的终点附近,倘若本次周期亦是如此,则CRB指数最终亦会跌回2008年的低点水平附近。对于金价而言,2008年的低点便是682美元水平。

  商品价格下跌特别是原油价格下跌,对中国经济最为有利。对美国、日本的等经济体系亦有利,对俄罗斯、澳大利亚等资源国则不利,特别是俄罗斯。俄罗斯股市市值占四成是能源股,卢布最近持续下挫,俄罗斯股市亦同步下挫,早前抄底俄股的美国投资者损失惨重,要抄底亦应该抄底中国股市,起码人民币升值。油价下跌,使得10年周期临近底部的可能性大增。

  钟斯认为,中国金融去杠杆化对于全球金融及商品市场而言是利空,而日本债市交易量从历史低点已经暴涨30%,国债收益率或会走高。日本央行及欧洲央行都面临进一步降息的风险,若日本希望将通胀率从1%提升至1.5%的话,日元需要继续贬值15%,因此他持有美元对日元的好仓。他又认为美股目前与1987年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中国股市短期进入调整,从上海股市每笔成交股数可以看出,最近几天每笔成交不足2600股,而此前的高位则是2700-2800股,显然大户收敛买卖,加上美股下挫及沪港通延迟的影响,股市自然调整。记得2013年初的行情,上海股市平均每笔成交2400-2500股,然而春节长假过后每笔成交迅速跌至2100股左右,顶部便出现。因此短期而言,即使有利好消息,仍然考虑降低仓位为好。

  1保险人应是同舟共济的倡导者

  1.1商业保险是保险分配关系实现的形式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关系时提到,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包括两点:其一,改造自然物,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其二,同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作斗争,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在物质资料再生产中,人们需要为了消除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以及生老病死等,给经济生活造成的不安定因素,采取共同的行动,互相共济、共同分担经济损失,用集体的力量提升同自然界斗争的能力,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以及经济生活的安定。这样就形成了人们之间特有的一人为众,众人为一,千家万户帮一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即保险分配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也能成为买卖对象,是因为它具有提供经济保障的功能,满足人们转嫁风险损失的需要。在保险商品市场上,投保人交付保险费,保险人出售保险单,实现保险商品的交易。所以说,保险的商品形态成为保险分配关系实现的一种形式,就是保险分配关系的商品化。

  保险人把保险作为经营的对象,应是互济互助、同舟共济的倡导者,为参与平均分担的所有成员提供专业化的应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风险服务。风险服务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风险服务的本质就是保险人通过和消费者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传递,达到消费者对保险人的价值认同。保险人发挥对风险处理的专业能力,使消费者联合起来,组成应对风险的团体,以满足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

  保险人如何为消费者搭建共同应对风险的舞台,这应是商业保险经营的一大难题,制约着商业保险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保险人既要考虑保险这种商品的特性,又要考虑影响消费者消费保险的诸多因素。从保险商品的特性来说,保险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商品,又是一种非渴求商品,很少有消费者主动来消费这种商品,人们在风险事故发生前总是存有侥幸心理。正因为保险商品的这一特性,使得保险必须靠推销才能实现交易活动。从影响消费者诸多影响因素来讲,既涉及消费者的风险意识、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对处理风险手段的认识,又涉及对保险人的评价。特别是保险消费者对保险人的评价,直接影响消费者是否选择保险这种处理风险的方式。因为保险商品还是一种异质性商品,保险服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异质性,即易变性,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条件不同,就会带来很大的差异。不同的保险人即使提供同样的保险产品,消费者的感受也会不同,甚至同一个保险人提供保险服务,也不一定会一成不变,因时间、地点等具体情况不同,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

  因此,保险人的言行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保险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这些人的言行必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可能唤起消费者购买保险商品的欲望,实现消费者的要约行为。保险人的言行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双方的价值观应有相同之处,因为价值观是决定人们行为的心理基础。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以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因此,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保险交易的实现。从我国的传统价值观仁的角度看,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倡导人们进行换位思考,关爱他人、扶持困难群体,体现仁爱之心。所以,保险人应该有一种慈悲、关爱的内在精神。因为从事保险事业,必须用慈悲关爱之心,去对待被保险人的风险、意外、不幸和灾难,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安稳、安宁和安定。

  2我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容

  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观念,凝聚了我国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智慧和经验,具有高度概括性,体现了我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仁在儒家文化中处于核心位置,孔圣人将仁作为 五常的核心和个人修养的至高境界。仁和爱是一体的,只有具备了仁慈的心境,才能够放开胸襟去爱人。因此,仁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会自然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的五伦状态,社会将会和谐发展,人与人要和睦相处,互爱互助,患难与共。 义即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义是循理,言谈举止要合情、合理、合法。我国传统价值观念中将义与仁并用,提出诸如仁义道德等思想,这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 礼是谦虚、恭敬,礼调整着人的各种行为,注重礼仪是我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礼和仁互为表里,仁爱之心是礼的内涵,礼敬是仁爱的外在。智指智慧,而非知识技能,智表现为遵德守礼,法道自然,智而不迷。信是诚信,指对人对事要真诚守信,信是个人和社会的立身之本,兴业和治世之道。君子重信轻利,一诺千金和临危拖孤成为美谈。

  3忽视消费者权益问题的后果

  保险的基本职能就是分散风险与经济补偿。保险的基本职能让人们在社会分工条件下,明确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消费者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把生产与生活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难以应对的损失,转嫁给保险人进行专业的处理。保险人通过科学专业的分散风险安排,为消费者提供及时、准确的经济补偿。科学、合理的经济补偿服务,是保险业的基本职责,也是保险业存在的价值。同时,保险经济补偿职能的发挥,也体现了保险的公信力。 但在我国商品交易条件下,公平、公正的保险商品交易原则,又让人们在风险转移交易中,因保险商品交易的特殊性、保险人的行为,产生权益难以实现的顾虑。

  3.1忽视消费者知情权的后果

  保险产生的基础是因为有风险存在,消费者之所以选择保险,是因为自身暴露在某种风险之下,保险人应是应对风险的专业人士。在销售保险商品时,应对消费者进行风险诊断,再推荐合适的保险商品。如果保险销售人员不会对消费者的风险进行分析,把消费者误认为与自己同样的风险观念,保险人何谈风险处理的专业人士,在保险信息弱势一方的消费者,又怎能买到适合自己消费的保险商品呢?

  基于保险产品的设计比较复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一份保险合同往往包含了大量专业术语,切实需要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提供清楚的解释和说明。实际上,保险合同这一纸契约,已成为横亘在保险人与消费者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当保险销售人员对保险产品进行非实宣传、介绍时,会片面夸大产品的收益,诱导投保人购买不合适的保险产品。保险人的这种行为,既有不智的表现,又有不仁、不义、不礼、不信的嫌疑。

  3.2忽视消费者求偿权的后果

  与消费者索赔有关的保险从业人员,利用对保险信息优势的地位,转变了推销保险时表现的为消费者风险服务的姿态,高高在上,为了本公司或本人的任务指标,推三阻四,让消费者在受到经济损失的惨况下,在实现自己合理期待的过程中备受磨难,即使是自己的经济损失得到了补偿,消费者也难体会到在索赔过程中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更何况那些因保险签单引发的保险补偿预期而实际遭受拒赔的被保险人呢?这些人如何看待保险,如何评价保险从业人员,就可想而知了。

  在利益或利润的驱动下,保险人在保险理赔过程中通常会采取拖赔、惜赔等方式减少(降低)赔付责任,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保险求偿权,也导致保险业的理赔难的现实。甚至有的保险人滥用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推卸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对消费者的保险保障和保险价格等利益形成了侵犯。保险人这种做法,既是失信的行为,又让人产生不仁、不义、不礼、不智的联想。

  上述问题使得保险行业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长此以往,消费者越发的不信任保险。如今,无论在保险行业做何工作,人们只要听说与保险有联系,多以卖保险的概之。可见,保险这种让人称道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如此局面,不得不让每一个关心保险的人深思。

分享给亲友.

下一篇:冶金工业静电危害及消除策略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浅析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