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论构建和谐的内部控制体系

职场词典 zhichang.cidiancn.com

阅读: 167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分析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重点从和谐的角度找到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力建设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主张通过建立质量认证体系、运用沟通宣传手段、依靠社会组织、建立企业文化等几个相互作用的方面完善企业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危机意识;和谐

  一、引言

  1、内部控制制度的广义诠释与运用

  一般意义上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本文所说的内部控制指的是管理者通过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建立起来的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

  2、建立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当前在管理界最热门的用语就是“执行力”,而“执行力”和管理制度之间不“和谐”。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讲,要消除不和谐,首先还是要从制度入手。这里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

  3、通过导入ISO质量认证体系,建立管理制度文件体系

  内控规范与ISO体系都是建立外部信任为目的,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ISO标准是从质量的角度出发,通过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改进得循环,达到持续改进得目的,以维护客户利益为基本出发点,防范质量信息虚假,最终目标是达到客户满意;内控体系重点关注的是与资金流相关的资金管理、筹资管理、预算管理、成本费用等,以维护股东即投资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尤其是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防范财务数据信息虚假,最终目标是令投资人满意。

  建立企业制度不难,要普及和执行这些制度难。当前许多企业都向国际标准看齐,力求通过ISO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这不失是一个建立专门立法部门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完善的机会。ISO质量认证过程通过领导参与,全员培训编制建立文件体系,强调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划分、计划和协调,使全体员工都贯彻到质量体系即是公司制度规定中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从以上两种体系涉及的内容看,ISO体系的要求虽然不涉及直接的财务过程,但仍有部分内容如销售、采购、人力资源、存货、合同、第三方的资产等内容及要求与内控规范相重叠;从表面看内控规范不涉及产品质量过程,但毕竟所有的生产过程都与钱相关,都会在经营活动中的预算管理、成本费用上体现出来,并进而传递到资金管理上,所以二者息息相关。

  作为ISO 与内部控制标准的支持性文件、规章制度与员工息息相关,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必须全面体现两个管理体系的要求。应着重解决5W1H问题,即why(为什做)、what(做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who(谁来做)、how(如何做),明确职责便于操作,同时还必须体现内部控制标准的有关要求。

  二、引导各个阶层员工找准自己的位置,加强执行力的建设

  1、全员参与,领导重视

  有了制度,还要有具备良好素质的员工去执行;有了制度,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着名企业管理专家余世维认为在当前存在于中国企业里面突出的没有“执行力”的表现有:(1)对执行的偏差没有感觉,执行没有力度;(2)个性没有力求完美的感觉;(3)对公司标准不执行彻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不积极;(4)更有甚者,消极地执行。所以,领导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以身作则,领导示范作用是无形的,将会带动全员参与,从而促进制度的推进执行,达到内控的目标。

  2、加强执行力建设,对症下药

  (1)通过导入ISO质量体系有助于“执行力”建设。质量标准体系要求制度的建立过程必须明确各阶层人员的工作权限与工作内容,制定职务说明书,避免三个和尚抬水喝。导入ISO体系,通过会议召开、流程分析、整合程序制定、进度追踪报告、执行检讨;从而避免重复工作及多头管理的矛盾。同时在整合的过程中实现了规章制度高度融合;作为ISO 与内部控制标准的支持性文件,规章制度与员工息息相关,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必须全面体现两个管理体系的要求。另外,ISO手册文件实行完整包容,把质量手册和内部控制手册整合成质量/内控手册,实现一体化管理。在手册的质量/内控方针、目标、管理职责、组织机构、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人力资源、采购过程、监测改进等内容中,要体现内部控制标准的有关要求。

  (2)随着公务员考试录取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也受到不少冲击,机关作风渐渐好转,“为民、便民”正式提上日程,通过宣传公务员改革,在企业中倡导优胜劣汰机制,转变思想作风,用一个企业、一个集团甚至一个行业的“危机感”促成员工的危机意识,从而达到加强员工服务意识、奋斗向上的目的。、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不断增加,企业借机提高人力资源价值水平,不光要从学历上高要求,更要从个性追求等各方面综合择优选择人才,因为企业需要的是一批有服从个性又不乏上进,对执行偏差有感觉并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又会彻底去贯彻执行的员工。内部控制方法中的人事控制和激励控制灵活的应用对现代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有张有弛的人事激励机制能够促进执行力的建设,同样企业有了执行力,就能更好的推动内控制度的完善和健全。

  三、发挥社会组织在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注重宣传、沟通、教育

  不管我们有没有感觉到,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尤其在国企里面,意识形态即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是否越来越微乎其微,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它的作用。其实,社会组织的功能是很大的。它具有服务、协调、沟通的功能,其成立的宗旨就是为成员办实事。因为员工的素质良莠不齐,在更新企业制度体系或者是危机到来要求改制后,要员工马上改变以往不良的工作习惯,这是不切实际的,“立法”部门与企业各阶层管理人员,应不断通过工会、党团组织对员工进行制度宣传、教育、沟通,了解员工的心态,帮助员工积极转变态度,使员工了解制度建设的目的,潜意识的形成对制度的遵守,矫正不良行为,从而达到逐步有效执行企业制度的目的。

  四、建立企业文化,倡导危机意识,改变员工的观念,成为内部控制的源动力

  1、依靠建立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发展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和加强党团组织建设都是通过非正式制度建设加强内部控制的表现。非正式制度在企业中作用巨大,它决定员工整体的素质、习惯习俗、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等。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行为空间是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大同”社会和“乌托邦”社会形态构想的原因。用辨证的眼光来分析“大同”和“乌托邦”失败的教训,不难找到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缺一不可的关系。

  2、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再生或者重生的力量源泉,更是企业非正式制度诞生的“催化剂”。

  3、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企业内部社会组织建设,有力实现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结合。

  由于种种原因,意识形态因素逐步淡出经济舞台。尤其在国有企业表现特别突出,在国企发展过程中曾起重要作用的政治思想工作功效下降。国企内部凝聚、激励、联系干部、职工的纽带处于断层,而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社会价值观紊乱的现状,都要求国企必须找到新的思想、观念整合方式,强化内部凝聚力,密切干群关系,转换干部职工思路、心态,一同奋发向上以求渡过难关。这种新方式实际上已经有了,那就是企业文化。而对于现代企业而言,通过对企业发展沿革、现状及外部环境的考察,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宗旨,明确企业使命,提炼统整企业价值观,达到改变员工观念、思路、心态,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与进取精神。

  总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在导入ISO体系的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决策与实施的速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规范化的作业流程与员工工作行为,形成了企业一个融洽、竞争、有序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诞生,并维持生存。反之和谐、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又会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力的建设。

  注:OEC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每天有所提高。

分享给亲友.

下一篇:新常态下传统企业创新型班组长培养探究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医院财政票据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